美學者:美中關係可能走向長期戰略衝突 甚至全面冷戰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8/06/08 15:26

分享:

分享:

中美關係因貿易、南海、台灣等問題緊張,有美國學者認為,儘管兩國在短期內也許能夠避免一場大傷元氣的貿易戰,但是中美關係長期走向幾乎肯定是不斷惡化的戰略衝突,甚至可能是一場全面的冷戰。

美國之音(VOA)報道,美國克萊蒙麥肯納大學政治學教授裴敏欣6日在《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 網站上撰文認為,美中關係在過去五年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指美認為對華接觸政策失敗 將趨向遏制中國

他指,中國正日益回歸威權主義,這個過程在今年3月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而達到高潮。同時,中國採取「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國家產業政策;又繼續在南中國海進行島礁建設;它還執著的推進幾乎不加遮掩的對美國全球主導權提出挑戰的「一帶一路」倡議。

這位美籍華裔學者說,所有這些讓美國確信,它的對華接觸政策徹底失敗了。

【延伸閱讀】就算「放生」中興 美國仍是大贏家?

【延伸閱讀】中美面臨新冷戰  借鑑當年美蘇避免打仗

他認為,在這種情景下,遏制中國將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組織性原則,而且雙方都會把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看作是不可接受的戰略負資產。

他寫道,「對於美國來說,允許中國繼續進入其市場並獲得技術等於是給它提供在經濟上並進而在戰略上擊敗美國的工具。對於中國來說,經濟上的脫鉤和技術上獨立於美國,不管代價有多大,對維護穩定和確保中國的戰略目標來說都將是至關重要的。」

裴敏欣認為,在經濟上脫鉤後,美中在其地緣政治上的競爭中保持克制的理由要少得多。儘管他不認為這兩個核大國之間會爆發一場熱戰,但是可能會進行軍備競賽,並有可能通過代理戰爭,把它們之間的戰略衝突擴展到全球最不穩定的地區。

中美不希望捲入冷戰 更可能走向「交易性的衝突」

不過他也認為,由於美中兩國並不希望捲入這樣一場危險而且代價高昂的冷戰,因此第二種情景,即管控的戰略衝突,是更可能的。在這種情景下,經濟脫鉤將是逐步發生的,但不會全面脫鉤。儘管美中關係的本質是對抗性的,但是雙方都有經濟上的動力來維持工作關係。同樣,兩國會積極的爭奪軍事優勢與盟友,但不會進行代理戰,或是對與對方發生武裝衝突的團體提供直接軍事支持。

在他看來,至少在短期內,美中關係最可能的方向是走向「交易性的衝突」,其特徵是頻繁的經濟和外交爭吵以及偶爾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雙邊的緊張將繼續上升,因為單個的爭端是在具體交換條件下單獨得到解決的,因此缺少任何戰略連貫性。

裴敏欣判斷說,因此,不管美中兩國目前的貿易爭端如何發展,美中看來正在滑向長期的衝突。不管這種衝突以何種形式出現,它將給美中雙方、亞洲以及全球穩定帶來高昂的代價。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